第一百四十七章 救赎之书(2 / 2)

这种说法是如此的广泛,以至于全城人上到贵族下到贫民窑的贫民,全都是深信不疑。

但凡有人提出一声质疑,立刻就会有狂信者跳出来举出一大波例子,证明赎罪券的有用性,时间地点全都说得出来,仿佛狂信者自身当时就身处在那里一样。

若是那人不听劝告,便会被称作异端,由一大帮人押解着送到审判法庭,或者直接被绑到火刑架上烧死。

万一,万事总有万一万一赎罪券真的没起作用,购买了赎罪券的人没有避过黑死病,那问题一定不是出在赎罪券上,而是那人的信仰不够虔诚,或是私下犯过什么恶毒的罪孽,使得上帝降下了惩罚。

信仰,呵呵,信仰!

就算你是一片城区中最有名望的长者,智慧如同清泉般滋润着周边的邻居,做过的好事罗列出来能够写成一本书,可一旦你没得到赎罪券的保护那就完了,彻底完了。

所有的名声都会奔溃,人们会说你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,平时的行为都是装样子,私底下一定是个阴险狡诈之徒,犯下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罪孽。

这些,都不过是沧海一粟,围绕着赎罪券,无数离奇古怪,令人听了甚至不知做出什么表情的事情,正在全意大利各处发生着,而事件发生的中心地区,就是罗马。

有一部分事件,被马丁·路德记录在了自己的小本子里,他把这个小本子命名为:《救赎之书》。

赎罪券,本就作赎罪之用,却会因为使用者信仰不虔诚这条罪而无效,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滑稽。

只是现在的马丁·路德神甫并没有发现这一点,他记录事件的角度,虽然称不上的狂信徒,总的来说也还是偏向于教会的。

“赎罪券怎么可能没用。”有时候,马丁·路德神甫会这样喃喃自语,语气有些疑惑的意思,不过也仅此而已。

毕竟要他看清赎罪券的本质,就要全盘推翻他自身着二十多年中建立起来的认知,想要最终跨出这一步,谈何容易。

而最先发现赎罪券没有用的,自然不是马丁·路德神甫,而是此刻正站在罗马城议事大厅中央,急躁不安的帝国防卫大臣。

“扯淡,要是这些该死的神父有用,疾病又怎么可能蔓延到罗马!”防卫大臣在心里愤怒的咆哮着,脸上的表情却是没有任何变化。

大厅上方的座位上,坐着身穿淡金色长袍的教皇,在他左右俩边各站着四位红衣主教,其中一名正是莫得萨尔。

还有一位,则是米德伯爵的父亲,已经年近七十的萨麦尔枢机主教,他是枢机主教中的首席,地位仅次于教皇,同时也是意大利教区的主教,一位真正的教会选帝侯。

防卫大臣站在下方,汇报着抵抗黑死病的一些情况,他的地位并不及那些教廷中的大佬,因此语气十分的恭敬。

季米特站在防卫大臣的身后,衣领拉高,挡住了脖子上的蜘蛛形疤痕,一旦防卫大臣忘记了什么情况,或者是遗漏了什么重要内容,就由他出言补充说明。除此之外,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漠然无语。